熱電偶測量誤差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8-23
瀏覽次數(shù):
摘要:從實際應用出發(fā),簡述了塞貝克效應,、珀爾帖效應和湯姆遜效應,,闡述了
熱電偶產生熱電勢必須具備的條件。從插入深度的影響,、響應時間的影響,、絕緣電阻的影響、熱輻射的影響,、熱電阻的影響,、補償導線的影響、不均勻熱電勢的影響,、干擾引起的誤差等八個方面詳細分析了對熱電偶測量誤差的影響,。因為熱電偶的安裝容易被忽視,所以文章也介紹了安裝位置,、安裝方式所帶來的測量誤差及需要注意的事項,。根據(jù)實際使用情況,指出了公司熱處理爐所使用的熱電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意見,。
0引害
熱電效應理論得到了不斷的發(fā)展,,并日趨完善。熱電偶是熱電效應的具體應用之一,,它廣泛地應用于溫度的測量與控制,,可以在-200~2300℃溫度內進行測量,具有性能穩(wěn)定,、正確可靠,、結構簡單、價格便宜等特點,它雖然結構簡單但在安裝使用時必須遵循相應的技術規(guī)定,,否則,,會引起較大的測量誤差,造成測溫不準,,降低熱電偶使用壽命,。車間熱處理爐就是使用熱電偶進行測溫,測溫精度對產品質量至關重要,,對操作人員、拆裝人員,、維保人員和相關技術人員來說,,了解影響熱電偶測溫不正確的各種因素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對熱電偶的工作原理,、影響熱電偶測量誤差的主要因素及安裝注意事項進行了簡單介紹,希望能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對提高公司產品質量起到作用,。
1熱電偶工作原理
1.1塞貝克效應
在1821年,塞貝克發(fā)現(xiàn),,用兩種不同材質的金屬兩端彼此相聯(lián),,組成一個閉合的回路(如圖1),通過對一連接端加熱時,,由于兩連接端產生了溫度差,,這時回路就會產生電流,這一現(xiàn)象稱為溫差電效應或塞貝克效應,,所產生的電動勢稱為溫差熱電動勢或塞貝克電動勢,。
1.2珀爾帖效應
在1834年,珀爾帖發(fā)現(xiàn),,當用外部直流電源向熱電偶回路輸送電流時,,兩接點處的溫度就會發(fā)生變化,一個接點吸熱,,另-一個接點放熱,,這一-現(xiàn)象稱為珀爾帖效應。
如圖2所示,,這種由于兩種導體自由電子密度不同而在接觸處形成的熱電動勢稱為珀爾帖電勢,。
1.3湯姆遜效應
1851年,英國物理學家湯姆遜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在同.金屬材料中,,隨著電流的方向不同(從金屬熱端到冷端或從金屬冷端到熱端),,所產生的熱效應也不同。”這一效應稱為湯姆遜效應。如圖3,在-.根均質的導體上,,如果存在溫度梯度,,那么也會產生電動勢,稱為湯姆遜電勢,。
由此可見,,熱電偶的工作原理是由于兩種不同材質的金屬相互連接構成閉合回路,而連接的兩端存在溫度差異,從而在閉合回路中產生熱電勢,,所產生的熱電勢與溫度差成比例關系,,通過對熱電勢的測量可計算出溫度差,一端溫度恒定,從而得出被測量介質的溫度,。
3測量誤差的主要來源
3.1插入深度的影響
由熱電偶工作原理可知,,其測溫時,因連接的兩端存在溫度差,,從而在閉合回路中產生熱電勢,,在其縱向方向會產生熱流,當兩端的溫差較大時,,會產生熱損耗,,將導致熱電偶測量溫度比實際被測溫度偏低,產生測量誤差,。因熱損耗引起的測量誤差,,與熱電偶的插入深度、熱電偶保護管材質,、被測對象狀態(tài)緊密相關,,為了減少熱損耗帶來的誤差,若金屬保護管由于其絕熱性能差而導熱性能好,,可插入深一些(一般為保護管直徑的15~20倍);若非金屬保護管,由于其導熱性能差而絕熱性能好,,則可插入淺一些(一般為保護管直徑的10~15倍);被測對象為流動的液體或高速氣流,其溫度測量則可插入淺一些,,具體數(shù)值可根據(jù)實際測量試驗來確定,,以精度最高為宜。
3.2響應時間的影響
熱電偶的熱響應時間常數(shù)是指當被測介質溫度發(fā)生變化時,,熱電偶所測溫度達到被測介質實際溫度的63.2%所需的時間,。實踐證明,時間常數(shù)越小,,則熱惰性小,、動態(tài)誤差小、響應速度快,。實際測量時,,為了讓測量的溫度接近被測溫度,,則需要保持一定時間,使得.測溫熱電偶與被測的對象溫度達到熱平衡后,,才能正式讀取或采集溫度值,。熱響應時間是表示熱電偶響應快慢的一-個特性參數(shù),它主要取決于熱電偶的結構,、尺寸,、材料及測量條件。若被測介質為靜止氣體,,由20℃達到400℃時的測量,,一般需要保持15min左右溫度才能達到平衡;若被測介質為液體,一.般需要保持5min以上溫度才能達到平衡,。
熱電偶測溫響應時間與熱電偶的測量端直徑有關,,熱電偶偶絲越細,則其直徑越小,,響應時間就越短。如果測溫環(huán)境允許,,也可不加保護管,。
3.3絕緣電阻的影響
鎧裝熱電偶測溫時,由于氧化物的電阻率在高溫下與溫度成反比,,而電阻率與電阻是成正比,,因此溫度越高氧化物的電阻率會越低,則熱電偶的絕緣電阻也越低,,因是并聯(lián)關系越容易產生分流,,產生測量誤差,這是熱電偶絕緣電阻分流造成的誤差,,稱為分流誤差,。由于鎧裝熱電偶的絕緣物是粉末狀氧化鎂,當中間部位溫度較高時有漏電流產生,,應加大鎧裝熱電偶的直徑,增加絕緣體厚度,,以減少絕緣電阻帶來的誤差,否則選擇
普通型熱電偶,。
3.4熱輻射的影響
熱電偶用于加溫爐測溫時,,爐內高溫物體發(fā)出的熱輻射會對熱電偶加熱,當熱電偶與加溫爐爐壁的溫度差比較高時,,由于熱交換,,會使熱電偶的測量產生誤差,為了減少熱輻射對測量產生的影響,一般采取加大熱傳導和加強氣體的對流,,使熱電偶的溫度與加熱爐爐壁的溫度盡量接近,,在熱電偶安裝時,盡量遠離可能產生熱輻射的固體物質,對熱電偶可采取加裝熱輻射屏蔽罩等方式進行屏蔽,。
3.5熱電阻的影響
熱電偶長期使用,,其保護套管處表面會附著灰塵和氧化物,在高溫時會產生熱電阻,,由于電阻的增大,不僅會增加熱電偶的響應時間,,還會造成示值溫度偏低,對水平安裝的熱電偶產生的影響更加明顯,。因此,,除了定期檢定外還應定期檢查并清理,以保持熱電偶保護管外部的清潔,。
3.6補償導線的影響
必須正確選擇
熱電偶補償導線并按規(guī)定要求使用,,否則會帶來誤差,熱電偶補償導線的選擇應與熱電偶分度號一致,,在同一溫度環(huán)境并在規(guī)定的使用溫度(普通補償導線小于100℃,耐熱型補償導線小于200C)下使用,,補償導線的正負極和電熱偶的正負極要一一對應,切勿將其極性接反,,補償導線極性接錯時,,不僅不能起到參考端補償作用,相反會產生更大的誤差,,這種誤差是不進行參考端補償所產生誤差的兩倍,。
3.7不均勻熱電勢的影響
當熱電偶處于溫度梯度的溫場中,而熱電極材料是不均勻的,,則在熱電偶回路里便會產生附加電勢(稱為湯姆遜電勢),,這種附加電勢也稱為不均勻電勢,它會改變熱電偶的熱電特性,,產生測量誤差,。產生熱電偶不均勻熱電勢的因素主要有:
①熱電極材質本身不均勻;
②加工時造成的不均勻:
③用過程中的局部拉伸、彎曲變形造成的不均勻:
④在高溫使用過程中,,被測介質,、絕緣材料等對熱電偶的局部玷污、滲透,、腐蝕或晶格結構的改變,造成的不均勻,。
3.8干擾引起的誤差
當溫度高時,加熱爐的耐熱保溫層和熱電偶的絕緣材料的絕緣性能會降低,,使其具有了一定的導電性能,,這時加熱電源會經其泄露到熱電偶電極上,產生漏電干擾:若熱電偶周圍安裝有大功率電動設備,、變壓器,、動力電源線纜時,,由于電流大、電壓高,,在其周圍會產生較強的磁場,、電場或較大的地電流,從而在熱電偶測量回路中產生干擾電動勢,,對測量結果帶來測量誤差,,甚至會造成測量結果的嚴重失真。
干擾通常分為線間干擾和對地干擾,,可采用老式晶體管電壓表來測量,,線間干擾電壓一般可達到幾毫伏到幾十毫伏,而對地干擾則可達到幾伏到一百伏,。因此,,熱電偶在選擇、安裝,、使用時要特別注意,,避免漏電、磁場,、電場,、地電流等帶來的干擾,保證測量結果的真實可靠性,。
4熱電偶安裝
4.1安裝位置
根據(jù)生產工藝對溫度的測量與控制要求,使用熱電偶來實現(xiàn)對溫度的測量與控制,,其測溫點的選擇必須能真實正確反映該工藝參數(shù),,通常應從以下幾點來確定:
①測溫點要選擇生產產品加溫的位置且在溫度比較均勻、與被測介質要能接觸充分的地方,,測量流動介質溫度時,,測溫點應選在介質正常流動的區(qū)域,測量固體溫度時,,測溫點應選在被測物體表面且接觸緊密,。對測溫點周圍的溫度盡可能控制其變化,以減小導熱帶來的誤差,。
②熱電偶的安裝位置要遠離加熱源或爐門,。
③其周圍不應有強電磁場、各種電源及動力線纜等,,如若不能避開,,應采取加裝屏蔽罩等防護措施,避免電磁場等因素干擾,,減少測量誤差,。
④熱電偶冷端通常應控制在100C以下,,常溫為最佳。
4.2安裝方式
熱電偶安裝方式通常有水平安裝,、垂直安裝和傾斜安裝三種,。
①水平安裝,因灰塵,、氧化物等雜質容易積聚在熱電偶保護套管表面,,使用時,一般情況不會經常進行清理,,則不僅會影響測量響應時間,,還會使測量結果偏小,動態(tài)性能下降,。
②垂直安裝,,可最大限度減少灰塵、氧化物等雜質的積聚,,避免外來因素的干擾,,最大限度提高其測量精.度和動態(tài)性能,是熱電偶測溫首選的安裝方式,。
③傾斜安裝,,在測量管道中流體溫度時常用,一般采用45°角安裝為最佳,。
熱電偶用于加熱爐測溫時,,其與安裝孔間存在的空隙,必須使用石棉繩或耐火泥等絕熱材料密封,,以減少.爐膛內,、外空氣對流產生的誤差,從而提高測量精度。
5結語
熱處理爐爐溫測量時使用四根熱電偶測量,,其長度700mm,,水平安裝。根據(jù).上述的分析,,目前存在的問題:①插入深度沒有限制裝置,,有隨意性:②水平安裝,未對維護保養(yǎng)進行明確規(guī)定,,沒有定期進行清理:③熱電偶保護套管和爐壁孔.間的空隙未用石棉繩或耐火泥等絕熱材料密封,。建議設置插入深度限制裝置,由于采用金屬保護管,,直徑φ20mm,其最佳插入深度應為300~400mm,限制裝置的設置應根據(jù)爐子壁厚,、彈簧托板放置位置,插入深度選擇合適的熱電偶長度和限制位置,,盡量滿足.300~400mm的要求:明確維護保養(yǎng)要求進行定期清理,,因不能垂直安裝,,或改為傾斜45°安裝:保護套管和爐壁孔間的空隙采用石棉繩或耐火泥等絕熱材料對其加以密封,以提高爐溫的測量精度,,保證爐溫測量的正確可靠,,從而保證產品質量。